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歸途

文/游高晏

農曆新年的夜裡,救護車淒厲的聲音仍能刺破窗櫺,急急地鑽進耳膜,聽到的人心裡也跟著顫抖起來:是哪一戶人家要在初晴回暖的新年冬夜裡,叫救護車上門?

是了,隔壁家那位視障的自閉症哥哥已經走了半年,不會是他家,他們家的外籍看護回國了,車前的殘障停車證也不見了。救護車的聲音在附近戛然而止,不知還有哪家。

年前父親和妹妹在門口洗車時,對門鄰居阿姨過來拜早年,跟母親聊了好久,聊的卻都是她哥哥家的事。哥哥有個九歲的重度身心障礙孩子,至今飲食起居都無法自理,且常常因情緒失控暴走,被學校特教班老師「退貨」讓家;嫂子是外籍新娘,不懂如何照顧,哥哥因而無法上班,家計只能靠嫂子打零工維持;哥哥常慨嘆自己的人生,真是「大修行」……

我想起前兩年母親曾送給阿姨一本我寫的書,應該就是給她哥哥看,希望對他有幫助。現在看來,鄰居阿姨的哥哥仍在以承受為修行,與那個孩子生活在荊棘交錯的平行線上,除了彼此感知的刺痛,並無心靈的交流。

阿姨聊了一陣就走了,繼續她的打掃陽台大任。她對哥哥的辛苦雖是不捨,亦愛莫能助;與母親聊到去年七月過世的隔壁大哥哥,反而欣慰他與年邁父母的彼此解脫。

母親常在家中提到另一位比我年長幾歲的自閉症孩子——因為疫情已把自己關在家中四年,連日照中心都不肯去,常常自傷。照顧他的是今年64和62歲的養父母,及一位66歲的姑姑。那位養母常與母親用Line聊天「取暖」,並不冀求改變,她說,有個可以訴苦的聽眾就已很好。因為要照顧那個孩子,他們就這樣禁錮著彼此。

除了承受與默默活著,不知道重度身心障礙家庭的堅持與勇敢可以到哪裡。改變的願望好像天空的流星,來不及許願實現,閃瞬即逝。

年前上班的最後一天,我跟著母親去參觀桃園自閉症協會的一間「小作所」(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母親是協會的理事,前去關心與瞭解需求。會去小作所的「星兒」(涵蓋自閉症及其他種類身障者),顧名思義已有一定工作能力。他們可在法規規範內一週工作20小時,其他時間為育樂與休閒。

看到我們來,剛開始十幾個大孩子靜靜地無甚反應,有幾位像我一樣,戒備地觀察著對方。過了十幾分鐘,有位曾一起參加騎腳踏車活動的姐姐前來打招呼。她活潑可愛,語言和動作能力都很好,看來十分「輕度」,正帶著大家一起玩桌遊。聽介紹的社工說,她領的是中度殘障手冊。

身心障礙者可以去小作所,家長已輕鬆許多,並非真的期待他們賺錢。這間小作所的服務對象能在教保員帶領下做雞蛋糕去賣、安排社區適應、跟老師學畫畫、定期做心理治療……

「有的一個月可以領一千多元耶!」社工驕傲地說。不過每個月要繳3000元,伙食自理。他們還是被照顧者,一生地學習與適應,直到無處可去。

每次去社福機構,我都會悶悶不樂很久。不是那裡好或不好,只是直覺地不安,想像自己以後在「這裡」或「那裡」,日復一日。小作所可以收從高中畢業後到64歲;教養機構則到終老,卻不一定排得上號。如果不去這些機構,又能歸往何方?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