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吳承澐圓夢之旅(上)——踏上西班牙朝聖之路

文/陳芸英
圖/取自林子峻的「SALU頻道」截圖、吳承澐臉書

你會答應跟一位從未謀面的網友一起走「朝聖之路」嗎?

根據統計,每年有數十萬人走上朝聖之路,台灣則近千人,包括今年剛從清大畢業的視障生吳承澐和勇於冒險的Youtuber林子峻。他們千里迢迢從台灣到西班牙,花了15天走到終點,堪稱明盲合作完成夢想的典範。

林子峻來頭不小,他經營的SALU頻道擁有近25萬訂閱者,2020年獲選關鍵評論的「未來大人物」,曾受邀到TEDx Talks(演講最高殿堂)分享人生故事,他的名言是:「勇敢的跨出去,夢想就會帶你到目的地。」

春末初夏,承澐寄封Email問子峻,可否上他的節目聊聊視障者的故事。子峻知道承澐有搭便車環島、打工換宿……等經驗,是個企圖打破限制,喜歡到外面探索新事物的視障者。子峻靈機一動便問:「你要不要跟我一起走朝聖之路?」他感覺跟視障者同行雖然增加挑戰性但更有意義,甚至有趣。這邀請點燃承澐的冒險魂,當下應允。

行前只見過一次面的兩位冒險家,決定一起走「朝聖之路」。

原來朝聖之路是兩人的夢想清單之一。

但他們從沒見過面,對彼此的認識僅止於網路。為了更進一步了解彼此對朝聖之路的想法,他們先通電話,討論以下幾點事項:一天至少走20公里、所有費用約10萬、日期從8月7日到23日共15天。朝聖之路有很多條路線,他們選擇走西班牙距離較短,但難度較高的「原始之路」。

達成共識後,兩人相約一起用餐。

赴約之前,承澐的確有些擔心,他的親朋好友也是。「跟一位不熟的網友出遊半個月,這樣好嗎?」承澐雖有擔憂但也有解方。萬一發生狀況,他評估有幾個可行方案:如果體力不支,那麼改搭車在終點等子峻;若有不可逆的現象導致分道揚鑣,會就近到瑞士的老師家借住;或者直接返回,「當然我希望這些方案都派不上用場。」

用餐時,承澐心裡做了小小的觀察,評估對方是不是可以照顧他的夥伴;用餐結束,答案是肯定的。

例如走樓梯時,承澐得小心翼翼,子峻則耐心陪伴;子峻唸菜單的同時,也敘述餐點包含哪些食材和醬料……聊天過程,承澐告知自己是弱視者,可能需要多方協助,子峻則釋出善意,「雖然我沒有跟視障朋友相處的經驗,但是我會找你,表示我想照顧你,歡迎你來麻煩我。」承澐聽了很感動。

此行子峻將攜帶攝影器材,隨時在SALU頻道紀錄兩人出遊的點點滴滴。

行前子峻在機場拿攝影機拍影片,他問承澐:「你知道我今天的穿著嗎?」承澐回,「深色衣服和短褲。」「為什麼你知道是短褲?」「因為呈現深色和膚色,所以應該是穿短褲。」承澐藉機向觀眾介紹自己,「我是屬於後天失明者。14歲因雷伯氏遺傳性視神經病變,導致在半年內,視力從1.0降到0.01。我的視力像一般人戴眼鏡吃湯麵,眼前一片霧氣,不是漆黑,比較像打馬賽克……」

兩人搭乘阿聯酋航空從台灣到西班牙馬德里,加上轉機所需時間約21小時。下機後,搭計程車直奔火車站,前往朝聖之路的起點奧維耶多。

怎奈,西班牙人不太講英文,光買票就耽誤一小時。但他們得在十點之前入宿,這麼一來,抵達庇護所將是晚上十一點。承澐的焦慮完全寫在臉上。

前往奧維耶多的火車上,兩人交換意見。

在火車上,承澐坦承自己需要安全感,無法接受沒地方住,他希望保有每天預訂隔天庇護所還有下山後不走路的兩個原則。子峻是個隨遇而安的人,不管到什麼環境都能適應,即便露宿街頭也沒關係。但他理解,橫跨半個地球到陌生國度,是一件興奮卻充滿不安的事,尤其西班牙治安差,承澐視力不好,讓他的態度顯得比較保守。子峻不希望這趟旅程讓承澐感到害怕,欣然接受承澐的提議。

下了火車,一如所料,庇護所大門緊關。兩人只好蜷縮在旁邊的兩張長椅上,陣陣寒意來襲,他們披上外套睡到隔天六點,終於有人打開門,這才有機會走進大廳休息。

抵達西班牙第一晚,兩人露宿街頭。

翌日,他們各領了一本免費護照(附有庇護所住宿資訊),揭開朝聖之路的序幕。

這一天,兩人一口氣走了26公里,這對承澐來說是很「硬」的行程。走到一半,他心力交瘁,每遇上坡,不免在心裡嘀咕,「怎麼『又』來了!」他走得很慢很喘,感覺快撐不住了,「最後2、3公里,我覺得自己的腳在動,但頭腦已經不再運轉,幾乎是靠意志力走的。」

在極度疲憊的狀態下,他心裡浮出無數個問號:「我真的走得完嗎?」這難度超乎預期,他被路況嚇壞了。此外他發現兩人的速度不一樣,子峻扛著包括攝影器材將近20公斤的背包都走得比較快,承澐只揹6到8公斤的背包還步履蹣跚,兩人的體力有顯著的差距。承澐不想造成對方的負擔,不得不加快速度,卻變成惡性循環,導致生理跟心理承受極大的壓力。

兩人隨時隨地補充能量。

晚餐時,承澐說出心聲。子峻安慰他,「不論爬山或長途旅程,一開始都是最累的。」至於速度,子峻表示,「我們按照各自的步調走就好。如果我配合你會更難走。不過,我雖然走在前面,但隨時都會往後關注你,不會拉開到你叫不到我的距離。」這番話讓承澐吃下一顆定心丸。

朝聖者最常住的「庇護所」。

承澐說,那晚真誠的溝通,奠定彼此友好的情誼。因為這是兩個人的旅行,接下來走得再累也不會逼自己加快速度,這是他後來越走越有自信的原因。

朝聖之路每走20公里左右有個小鎮,他們會在這兒用餐,並購買超市的臘肉、罐頭、餅乾、麵包……當隔天午餐,承澐說:「我們吃過最特別的是小章魚罐頭,台灣沒吃過,還蠻好吃的。」

西班牙的日夜溫差大,中午近30度,晚上約15度。兩人相處時間極長,由於有很多共同話題,包括如何經營團隊、演講該注意哪些重點、遇到哪些困難又怎麼解決、做哪些公益活動,甚至家人與感情……一點都不無聊。

子峻介紹「朝聖之路」的標誌。

這趟最難忘、最刺激、最具挑戰性的是第五天的「醫院之路(hospital line)」。

「醫院之路」苦不堪言。

這次外出承澐以登山杖取代手杖,除了幫助他預先探測前方的障礙物,包括石頭大小和階梯高度,也可以在他快跌倒時穩住他的身體。不過在沿途佈滿不規則的沙石與樹根的路上,仍被一根毫不起眼的小樹枝絆倒,他重重地摔了一跤,登山杖掉落,腳也受傷了。此後子峻更留意路徑,例如提醒承澐,雜草有刺、前面有大型動物……

「醫院之路」沿途布滿不規則的石頭。

走在前面的子峻得留意路徑,例如提醒承澐附近有大型動物……

醫院之路(影片連結於文末)一路陡升至1500公尺,承澐彎著背,爬得氣喘吁吁。子峻問:「我可以幫你甚麼忙嗎?」那一段像小丘陵的斜坡,看出去盡是霧氣,承澐深怕稍有不慎便掉進萬丈深淵。子峻看出他不安,竟在寬約1公尺的泥土路上,各往左、右兩邊「跑」5公尺,「實際上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危險。」原來那條狹窄的路徑兩旁夾著綠色的雜草和褐色的土壤,因「色差」讓承澐誤以為是懸崖。

黃土路徑兩旁,夾著綠色的雜草和褐色的土壤,因色差讓承澐誤以為是懸崖。

除了陡升和驟降坡段,承澐在平地的小碎石路也走得搖搖晃晃。那些不固定且隨時滾動的石頭讓他舉步維艱。他每一步都踩得很緊張很小心,踩穩才敢往前踏出下一步。「我記得有一段下坡路大概5到7公里,我們走了快3個小時。」雖然走得盡心盡力,還是不小心整個屁股跌坐在地,而且不只兩、三次。即便如此,他慢慢走出自己的節奏,他說:「迷惘不是什麼都不走,而是帶著害怕一起前進。」

承澐舉步維艱。

抱持著這樣的信念,兩人從城鎮走到山上、從森林走到湖邊,每一步都踏出與世界的連結,大約走了320公里,終於抵達終點站——聖地牙哥大教堂「Santiago de Compostela」。他心裡一直叩問自己:「真的走完了嗎?」承澐看不太清楚那棟建築物的輪廓,但感覺它像黎明般,迎接並擁抱著每位到來的朝聖者。

終點站,吳承澐終於領到「朝聖之路」的證書。

沿路的點點滴滴都放在SALU頻道,子峻常在拍公益影片,這次身體力行,以實際行動協助視障者的精神,令人敬佩。

朝聖之路的魅力始於宗教。千年以前,很多人在這條路上追尋信仰;後來逐漸變成熱門的健行路線。世界各地的旅人,有的為療癒傷痛而來,有的為探索心靈而走,承澐發現,平日容易被外界的紛擾遮蔽,走路貼近身心,讓人回到最單純的狀態,他也從中獲得啟發。

他說,這一路走來,幾度踉蹌,他很氣自己,為什麼每一步都踩不穩,甚至自責為什麼走不好;但走著走著卻領悟出一番道理,「就算我踩的每一步都不穩,但還是可以往前走;甚至終點不是目的,整個過程才是。」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亦是如此,想到這兒他開心極了。

這是朝聖之路送給他最大的禮物。

這是「SALU頻道」朝聖之路最挫折也最特別的第4集影片,網址如下(長度30分35秒):
西班牙朝聖之路EP.4 ——最危險刺激的「醫院之路」!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