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從認識阿德勒去淺談世代心理動力

文/張閎霖

記得以前在求學時,在教育學的課程中常常會討論到世代的差異與代溝問題,當然就會有許多同學提出更年輕世代與自己世代在價值觀及許多方面的比較;教授總是會用人類學角度中的「童年」做比喻,雖然每個世代的童年所玩的玩具變化甚鉅,從古早味的童玩,進化到數位電玩、電動玩偶等;不過唯一不變的就是童年現象。

這可說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教育哲學,尤其是自己從事輔導工作過程中,也常常經歷不同世代的學生進入高等教育,又從高等教育畢業進入社會職場,有時候與同業間聊天分享輔導心得,總會聽到他們嘆氣或抱怨地說著,「這世代的孩子怎麼這樣想」或「跟我們那年代比起來啊,真是……」之類;甚至認為新世代的孩子挫折容忍度太低,「草莓族」不夠主動積極等等。當然,新世代的孩子有他們的想法與優勢,我開始思考一些關於如何調整自己的輔導心態與策略,也會回味咀嚼一些過去學過的理論架構,加上最近圖書館或坊間電子書常介紹個體心理學阿德勒;所以一方面溫故,另一方面看能否啟發新的想法。

十九世紀下半影響後世心理學派發展甚大,也是個體心理學派始祖的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 - 1937)出生於維也納──奧匈帝國哈布師堡家族時代的藝文璀璨之都。本身為穀物商家庭,信奉猶太教,從小體弱多病,患有痀僂病,多次因為肺炎瀕臨死亡威脅,也因為自己的身心障礙及病弱,5歲就立定當醫生的志向,除了想要克服死亡的陰影之外,也能懸壺濟世。後來,果真逐步踏實地行醫三十年,當過眼科、內科及神經內科醫師。1929年開始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擔任教授,1932在長島醫學院擔任臨床心理學教授。他以自己本身的身障經驗及心理學上研究,發展出三個深層心理學派中的個體心理學。在阿德勒的理論中,有四個重要基本架構概念,分別是自卑情結、補償、生活風格及團體感。跟弗洛依德以「欲望」以及「自我滿足」作為行為詮釋有所不同;阿德勒的出發點則是帶有正向的「追求」以及「成就」,也因為自己先天的病弱問題,他認為人天生就是一種缺陷本質與不完美,所以才要追求卓越,讓自己更為完善,自我價值則位居中心議題。後來,基於個體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也衍生了許許多多的相關學派及淺意識投射技巧理論。   

個別心理學派在面對行為困擾或者心理問題處理時,即是將自我價值問題視為中心症狀,尤其透過阿德勒的理論,簡單地說,他們顯然有著無法克服或無法補償的自我價值低落感(自卑感)。個別心理學派的學者們認為每個人都富有追求的自我力量,只不過對於有行為困擾的學生來說,這股力量常常過度溢出,或者是一時無法開展使用,所以在輔導上,需要釋放出這股「自我力量」並且強化它。這樣一來,就能夠讓自我發展及心理動力再度啟動及步入該走的軌道上。在輔導的教育行為上,或許輔導員應該要學著多去了解、激發、認同與融入世代,並且陪伴這樣的一個新的過程;不應該刻版地侷限於過去的迷思,而去比較以前跟現在世代的價值觀差異。

在這過程中,以開放的心態扮演引導學生更多的真實性,相信在學生覺察的加工上,自有能力做出更多的反思!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