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黃燦煌的馬拉松人生

文/陳芸英
圖/黃燦煌提供

台灣每年有數不清的馬拉松賽事,全盲的黃燦煌是常客。不過他的跑齡不長,僅三年而已,但只要提到「視障路跑」,「黃燦煌」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

失明後的黃燦煌原本以游泳為主要的運動項目。某日在游泳池畔巧遇路跑協會的朋友,閒聊時對方隨口說了一句,「你也可以過來路跑啊,跑一趟下來非常舒服……」他游泳好幾年了,想轉換跑道,心想,多參與一項運動也不賴。

樂觀開朗的黃燦煌樂於參與各項戶外活動。

但離上一次「跑步」已是二十幾年前的事。

燦煌高中半工半讀,白天在鐵工廠上班。由於是新進職員,下工後同事合租一台車出遊,為了拉近與同事間的距離他也跟著去。不幸去程與來車對撞,其他人輕重傷,只有坐在前座的他撞到擋風玻璃,玻璃碎片刺進他的雙眼……接著是一連串求醫就診的過程。

問他開車的同事,他連名字都記不起來了,他才上班一兩個月,彼此還不熟悉,而豁達的他也覺得對方沒必要致歉;倒是車子是租來了,車毀需要大家分攤損壞費用,只是燦煌最慘,免了賠償。那是民國七十八年的事,當年燦煌十七歲。

「我大概在家休息半年就想出去工作了,」但父母不放棄,希望兒子給他們半年時間再找醫生看看。其實醫生已經宣告好幾次他的眼睛即將失明,只是做父母的怎麼甘心?

那段看不見的日子,吃飯時間一到,只要他一坐下,父母就把飯菜擺在跟前,「我想,你們總不能這樣養我一輩子吧!」他費了好一番唇舌才說服父母,讓他到新莊盲人重建院學習生活自理。

可以說,燦煌比父母先接受自己失明的事實。事實上,他歷經沮喪低潮,鬧過自殺,可能情緒都發洩完了,他決定振作自己。

在重建院待了一年半,燦煌考上按摩證照,以此自立更生。他的技術好,待人謙和有禮,應對進退得體,好手藝遂逐漸傳開;他的客人不乏企業老闆,客源穩定,七八年後靠積蓄買下目前的房子。

這條漫漫的人生路一如跑馬拉松。

燦煌(左)參加日月潭馬拉松,陪跑員為鍾鼎(右)。

燦煌說,國中時代他常在操場跑步,跑起來輕鬆自在;但視障路跑看似路面平整卻暗藏玄機,或有高低起伏或有小小的障礙物;陪跑員也是個變數,有的很細心有的不是,不過,只要速度不快絕對不會受傷,「無所謂,我就讓它過去。」

他積極生活,失明的陰霾也很快過去,「我不是不認輸,只是眼睛看不到而已。如果你把自己當正常人就會是正常人,如果你把自己當視力障礙者就會是視力障礙者,這是一個選擇。」

燦煌失明後對運動十分著迷,除了路跑也騎協力車、健行,甚至有人願意帶視障朋友爬玉山,他也跟著去。他的參與感很強,爬山需要什麼一直問,把所有裝備準備齊全,「這是我的態度。」

登上玉山,右圖為燦煌。

從事多項運動的背後,他太太扮演幕後推手的角色。「她鼓勵我運動,因為從事不同項目的運動可以拓展交友圈,回家跟老婆會有不同的話題可以聊……」對他來說,這是另類維繫家庭和諧的方法。

他覺得每個人都需要運動,「有了健康就有了全世界。」另外他談到自己的工作——按摩,很多視障朋友上了年紀因體力不夠而被淘汰,但他是家裡經濟支柱,這也可以解讀為延長工作壽命,必須運動。

燦煌有個美滿的家庭,圖為他吃著老婆親手做的鹹蛋糕,一臉幸福滿足。

好在跑步不限年齡。但初期他只能跑三公里,而且跑完三公里就跑不動了,後來有個資深的志工告訴他要「定速」──固定時間和速度,並為他定下「七分速」的短期目標,也就是七分鐘跑一公里。這麼一來,燦煌有計畫地從「七分速」開始練習,三個月後變成「六分半速」,再過半年就有人推波助灡,「你可以跑馬拉松,試試看!」好像有人幫他設計好馬拉松的舞台,等待他實力成熟,一展伸手。

路跑圈的朋友常聊「特色馬拉松」,例如櫻花馬、富邦馬……聽得他心癢癢的。

2016年三月,在他路跑滿一週年之際,為了給自己一個紀念,「我傻傻的,就給他報全馬的「萬金石(萬里、金山、石門)」。」但在這之前他連半馬都沒跑過呢!

那場活動報名的人很踴躍,鳴槍起跑後,人潮塞滿馬路上所有線道。但一跑進山區,路況不佳,每個人都改變速度,有人用走,前面用走就影響後面的人,「我遇到這狀況,整整三、五公里都用走的。」

當時的陪跑員是經驗豐富的吳永霈,對方為了他的初馬事先設計如何跑完全程。絕對不是從頭跑到尾,燦煌說,「你今天可以吃麵、吃飯或披薩,絕對讓你飽。跑馬拉松也是一樣,但想跑完得用一些方法。」例如上、下坡所使用的策略就完全不一樣,下坡時得擔心踩的路面穩不穩,不穩容易絆倒會跌倒或扭傷,這考驗彼此的瞭解和耐熱度。

跑到三十公里處他進入所謂的「撞牆期」,「第一次跑全馬,我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在這之前跑十公里很輕鬆,像小菜一疊很快就吃完;但跑四十二公里完全是陌生的經驗。

燦煌把路跑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右圖為陪跑員秦豫芬。

「我跑完三十公里,完全沒力耶!好像身體不是自己的了。」跑的過程遇到的挫折跟平常的情緒也不一樣,儘管旁邊仍有鼓勵的聲音,「你可以的,加油!」但這些鼓勵完全起不了任何作用,而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他的體能一旦往下急遽下降,就像洩了氣的氣球一樣。

「萬金石」開啟了燦煌的馬拉松之旅,接下來的賽事他變成了常客,成績屢創佳績,頻頻突破自己上一次的紀錄。

他談完馬拉松,轉而談平日的晨跑。某日早晨他到台大團練習,團員看他單槍匹馬而來,好奇的問,「你怎麼來的?」燦煌答,「搭計程車啊!」當他們得知燦煌從家裡到台大來回要價四百多,一禮拜跑兩次時,有人掐指一算,一個月要花三千多塊的計程車費,忍不住叫出聲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熱中路跑的精神馬上突顯出來了。

燦煌跑馬拉松跑出了心得,他有一句名言,「跑步沒有奇蹟,有的只是努力的累積。」也許適用於生活、工作和人生。

燦煌雖不算老來得子,但十分珍惜與女兒的相處。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