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陳娥驥為愛女朗讀

文、圖/陳芸英

母親節剛過,很多為人子女者選在這一天以各種方式表達孝心;但也有不少母親思考,要給孩子怎樣的人生?全盲且失去左手臂的陳娥驥育選擇「閱讀」。她說,自己沒辦法留給女兒有形的財產,但是透過閱讀所得到的知識,卻是一輩子受用不盡的寶藏。

母女兩一起摸讀,讓兩人的感情更緊密。

陳娥驥育有一兒一女,兒子視力正常,老二林瑀婕一出生卻看不到,但她是在孩子四個月大時才發現的。有一天兒子問:「為什麼妹妹的眼睛都只看同一邊?」還說妹妹的眼睛很像某個全盲的阿姨。

陳娥驥心頭一驚,覺得態勢不妙,因為四個月大的孩子應該會有的「抓取」動作(例如喝奶時會想抓媽媽手中的奶瓶),她女兒都沒有;她再回想起醫院為孩子拍的一張「出生照」,親朋好友都誇女嬰的眼睛大大的、圓滾滾的「好漂亮!」但正常孩子對閃光有反應,拍照時眼睛應該閉起來,女兒卻睜開,顯然對光沒反應。

她立刻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我跑遍各大醫院,看盡眼科名醫,醫生除了開藥都不給答案,直到遇到一位醫生,他斬釘截鐵的說:『妳這孩子根本就不用再來了,看也沒用啊,就是天生的嘛……』」意思是「沒救了。」那一次的經驗很不愉快,卻一棒打醒她,當時女兒尚未滿周歲。

她當下的感覺很痛苦,為此哭了一個多月;但悲傷不能解決問題,她收起淚水,努力尋找方法,只要對孩子有的協助,她都不放棄。

西醫無效後,她轉而尋求針灸。「我印象很深的是,每次帶孩子到醫院都需要保育員幫忙,到後來沒有保育員願意陪我;因為針紮下去女兒會用手抓,一抓就噴血,得重新來,保育員每次想到經歷這些血淋淋的場面就卻步了。」

此外,她也尋求早療相關單位的協助,包括協助孩子做光覺開發、色彩反應和認知開發。

當時瑀婕才一個月大。早療時,老師會給孩子光線刺激,回家後請媽媽再接再厲,例如拿著光束到處走,讓孩子尋找光線的來源,像是把光束拿到右手邊,引導孩子往右邊找光。

她記得老師給的一項「家庭作業」是拿著軟性像水管一般的「燈條」,要媽媽拿到床頭與她身高一般高的地方,但位置不能固定,以測試孩子是否視覺跟著光覺走;或者孩子吃零食時,媽媽先把燈條丟到某一個地方,她若找出來才有餅乾吃……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瑀婕從全盲進步到有粗大影像和顏色的視覺概念。

陳娥驥很注重孩子的教育,瑀婕小一時,陳娥驥辭掉按摩工作,每天晚上全心陪伴女兒閱讀、做功課。同為視障者,她琢磨著該留給孩子什麼?「既然看不見外面的世界,我們就自己去找。」她決定為愛朗讀。

瑀婕喜歡閱讀。

她在瑀婕很小的時候,開始念唐詩、唱歌謠給女兒聽。為了鼓勵孩子閱讀,她也到啟明分館找「雙視」圖畫書(圖案上有點字和中文)回來,母女兩一起摸點字書,「她摸一點,我摸一點,」兩人用摸讀、聽書的方式,雖然需要花費別人數倍的時間及耐心,但是也讓母女的情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書讀完後,她讓孩子敘述書的內容給她聽,訓練她的組織、背誦能力;甚至母女會玩「角色」扮演遊戲,以增加閱讀的趣味。由於瑀婕學習快,媽媽趁勝追擊,同時教她盲用電腦,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上。

陳娥驥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教她盲用電腦。

此外,她也會請兒子用泡泡筆(吹風機一吹,字就變立體)協助製作一些中文字給女兒認識,包括孩子的中文字的字型和字意,「我的孩子雖然弱視,但一些基本的還是要會啦!像什麼叫『部首』這個就要會,當別人自我介紹說,我姓陳,耳東陳,或者我姓林,雙木林,孩子要聽得懂。」

陳娥驥回憶這段苦中帶樂的過程說,閱讀也是協助孩子認知,透過書本可以陪孩子學習一般常識,尤其是動物,「我不太可能帶孩子去動物園認識動物,所以圖畫書彌補了這一塊。我還可以趁機問她老虎的皮是什麼顏色?」我摸點子介紹動物給孩子聽,孩子用視覺認識動物,跟一般視力正常的家庭沒什麼不同。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瑀婕閱讀的書開始不一樣,從圖畫書變成小本有主題的文字書,到大本的文字書。「老實說,現在都是孩子自己去借書,也不需要我陪讀,他借什麼書也不會讓我知道;但我很欣慰的是,他已經培養閱讀的習慣了,甚至會指定作者。」

林瑀婕目前就讀五常國小,視障者家長協會為許多視障生安排作文、英文、心算……等另類課後輔導,她在「安親班」年紀最小、成績最好;老師很關心林瑀婕背後是什麼原因促使她有很好的表現,一問之下才知道她與母親有親子共讀的習慣。

瑀婕會寫自己的名字喔!

即使在自己班級二十多人中,瑀婕排名第五,其他同學曾經問老師,為什麼她看不到,功課可以這麼好?

媽媽說,女兒自尊心很強,喜歡得高分,平常在家都是「超前閱讀」,搶進度;瑀婕則認為,「因為這樣上課比較輕鬆,萬一要考試也不會緊張。」筆者問她念幾年級?她說「小四」,媽媽立刻糾正她,「妳明明是三年級,」她俏皮的回答,「人家不想當小三啊!」問她最近讀的課外讀物是哪一本?媽媽說,由於平常功課不少,壓縮閱讀時間,只好利用睡前躺在床上將書放在肚子上摸,進行閱讀,但為了讀小說都不想睡,陳娥驥說,「要把書沒收女兒才睡。」瑀婕則說說,「最近的功課很多還要練鋼琴,很少看課外讀物,所以從二月到現在只讀《追風箏的孩子》。」問她喜歡這本書的理由是什麼?她說:「跟水滸傳不同,水滸傳不好看,但這一本書不是,我喜歡逃亡到美國的情結,因為很刺激。」說得頭頭是道。

陳娥驥去年獲頒「母愛獎」,但她說:「我做的這些是就是平常母親會做的,一點都不特別啊!」

但有一句話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媽媽都不是專業的教育者,卻很用力的教育著孩子。」陳娥驥這種精神當然值得獎勵。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