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超越五十餘載的友誼--懷念柯燕姬老師

文/陳芸英

8月17日早上,柯燕姬卸下一生病痛,離開塵世,享年67歲。
柯燕姬是台灣第一位念大學的盲生,第一位留學美國榮獲碩士學位的盲人,也是極少數投入盲聾啞教育的視障老師,更在民國六十年獲頒十大傑出女青年獎……她的一生堪稱視障界楷模。
筆者於她生前最後一年投入傳記寫作。
不過,採訪期間,接觸最多的卻是遠在美國的劉小萍。她們是小學同學,一路走來,互相扶持,回顧過去同行歲月,有如影片倒帶,令人動容。
以下札記是筆者與劉小萍互動的點點滴滴,希望藉此紀錄兩人逾半世紀的友誼。

之一,在三芝的雙連安養院

寒冬,雨日。

雙連安養院在大雨磅礡中像一座遠離塵囂的孤城。

我在廖志萍的安排下一塊兒來到安養院探望柯燕姬。志萍十歲失明,遇過無數老師,「柯老師最好,我尊敬她,無論如何都要看她。」其實她只教他一年,但求學期間最深刻、最感動的部分都是柯老師給的。

我們走進電梯,一出五樓,一個細微的聲音立刻傳來,「是你們嗎?」

這是我第一次遇見柯燕姬。她長得很嬌小,身體看起來很虛弱,體重應該不到四十;她蓄著學生頭,像民國六七十年的國中生那樣沒有任何變化的髮型;她雙頰凹陷,穿著暗色系衣褲,沒有光彩,沒有亮度……

柯老師引我們走到位於轉角處的「床位」,俐落地拉上布簾,緩緩的說:「我住這裡!」廖志萍有些錯愕,我也是。

「過一陣子我就會住進房子裡……」她淡淡的、簡短的回答我們的驚訝。後來我才知道那是「養護房」,專供需要照顧的老人用的。其實她還可以解釋更清楚的,她卻賣力地從外面挪進兩張椅子,企圖轉開話題,「坐,坐!」

兩張椅子立刻將不到兩坪的空間佔滿。

這床位靠窗,但窗戶緊閉;窗前的桌子放有一部盲用電腦,但被碎布覆蓋;只有床下兩箱「開」過的飲料透露一些朝氣。

「你們自己拿飲料喝喔!」她一手指著床下,一手推掉志萍送來的雞精。「你拿回去,我看不到,最後都是送人,誰送誰沒送會得罪人家。」這時,路過的歐巴桑聽到對話,熱心地鑽進來回應,「對呀,帶走帶走,別拿東西來,她呀,胃口那麼小,東西都送給別人吃了,浪費!」她伸出右手的小指節,襯出她的瘦骨嶙峋。

柯燕姬患有尿毒症,平均一個禮拜洗三次腎。據說是因為這緣故,她兩三年前提早退休,同時在朋友「強烈」的建議下住進安養老院,以便就醫。

她住進安養院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知道的人越來越多,但實際來看她的人卻很少;她周圍的朋友、學生多半也是視障者,礙於看不到、行動不便,大都託人「代為問候」。

院裡知道她是盲人的不多,知道她擁有留美碩士學位的人更少。她很少出來走動,絕少與人聊天;就算我們這次難得見面,時間也不長,大約十五分鐘她就下逐客令。「對不起,我身體不好,你們應該要回去了!」語帶歉意。其實這短短的時間談不上什麼話,頂多算是「看」過她而已。

說完話,她一屁股坐上床,輕輕說聲「再見」,再補上一句,「謝謝你們來看我。」隨即滑進棉被裡。

走出柯燕姬的床位,卻是另一幅截然不同的風景。長廊、大廳充滿著歡聲笑語,有人聊天有人看報,有人悠閒的喝咖啡,有人熱心的交換食物,有人看電視,還有日本老人相偕出門,她們化著濃妝,步履輕盈。

但是,這些氣氛卻與柯燕姬格格不入。

我回頭看看這棟位於郊外,高雅寬敞的建築物,它可說是老人的天堂;然而,卻無情地禁錮柯燕姬的身軀和靈魂。

之二:超越五十年的友誼

為了更了解柯燕姬,我找到與她情同姊妹而現在旅居美國的劉小萍,劉小萍很快允諾協助,她的樂觀開朗與柯燕姬完全不同。

劉小萍的視力比柯燕姬好,柯燕姬小時候的視力只比一般人差而已,行動很強,在校不用手杖,對環境瞭若指掌。她說,柯燕姬留學期間,因為省吃儉用,沒注意營養,身體弄壞了,視力才走下坡,回國沒多久幾乎看不到,才開始拿手杖的。而劉小萍的視力則維持住「折損點」,她能分辨對街建築物的顏色和外觀,可以近距離看出我的髮長、衣服的顏色,她還看得到捷運站的站名,只是認不得是什麼字。因此對於當年的教育制度提早判她失明,使她相當耿耿於懷,「如果他們夠專業、夠開明,以我們的視力,應該可以多認得一些中國字。」

我第二次到安養院就是跟劉小萍一塊去的,已經退休的她剛從美國回來。事實上她每隔半年回台灣一次,每隔半個月跟柯燕姬通話一次;有時劉小萍打回台灣,有時柯燕姬打過去,「但這兩年她的手不靈活,沒法準確按鍵,所以都是我打過來給她。」說到這兒,劉小萍有些心疼,「這幾年她身體不好、心情不好,常常在電話裡哭。」

去安養院的路上,劉小萍接到柯燕姬的電話,問她人到那了,什麼時候會到。「她很少主動打電話的,但有我在你就看得到。」我感覺得出柯燕姬很期待劉小萍的到訪;大約過了二十分鐘,她再撥一次電話,問同樣的問題。她是用期待的心情精確地算著一分一秒吧,彷彿這種等待也是一種享受。

途中,她告訴我柯燕姬對學生的好。「在台灣,沒有被她照顧到的盲生,很少很少!」劉小萍說,柯燕姬一個月的生活費五千元左右,剩下的錢都拿來照顧別人,「她聽說誰家的人生病了,送錢去;誰家的媳婦生孩子,送錢去;那個單位需要捐款,送錢去;這三、四十年她認養那麼多的孤兒,覺得不夠,她一直覺得還有很多人需要協助,不願意錯過任何機會,認識的不認識的她都捐。」

這樣的故事我聽過不少。她二十六年的教學生涯幾乎都在台中惠明學校,但受益的學生不限「惠明」,這使得很多不認識她的學生受寵若驚;目前服務於台中啟明學校的羅鎮城老師就是屬於「不認識」柯燕姬卻接受「獎學金」贊助的學生。

羅鎮城是國內第一位進入國中就讀的「走讀生」。教育部在羅鎮城念國中後就派一位巡迴輔導員從旁協助他,這位輔導員與柯燕姬老師認識,他曾聽輔導員提到「羅鎮城」,僅此而已。後來羅鎮城考上淡江大學歷史系,註冊之前,輔導員就拿五千塊說是柯燕姬老師送他的。「可是我們不認識呀,她為什麼要給我錢呢?」輔導員說,你就收下吧,她一向喜歡幫助別人。沒想到第二學期柯燕姬照給不誤,後來羅鎮城才知道,不只他而已,很多就讀大學的盲生都收到柯燕姬老師的錢,那一筆錢在當年確實很好用,幫助他解決四年大學的學費。

小羅鎮城二十歲的余信峰也在念大學的第一年第一學期拿到柯燕姬的一萬塊,與他同班的其他四位盲生也同樣拿到這筆錢。那時的身心障礙制度是「凡重度視障者,學雜費一律全免」,此外,視視障程度的輕重,有的繳三分之一;他們屬於「重度視障」,所以學雜費全免。

余信峰收到錢後有些不安,那時他已經聽說柯老師的身體每下愈況,於是決定集體退錢,不過沒有成功。柯老師說,「不用繳學費就當生活費用吧,大學生應該很需要生活費吧,拿去用,好好做人、用功唸書。」他們恭敬不如從命,余信峰說︰「當她的學生是前世修來的福。」

從羅鎮城到余信峰,中間相隔二十年,二十年來她助人的熱情未曾減少,曾經有人很不可思議的問她為什麼可以做到這種田地,柯燕姬說,「我從小就被別人關心,我一直想回饋,但我的一生有限,他們對我的恩情我報答不完,所以我只有不斷地幫助別人,這樣學生自然會繼續幫助別人,這種衍生的力量才可能無限。」

劉小萍說,「有這樣的朋友,我覺得心疼,也覺得驕傲。」

然而,受腎病所苦,柯燕姬變得很憔悴,抑鬱寡歡。劉小萍嘆一口氣,很惋惜的說,柯燕姬以前好漂亮啊,兩眼水汪汪的,像日本洋娃娃,大家都說她是「睜眼瞎子」;她穿著很講究的,買衣服的時候就會考慮搭配,因為她曾有過視力,知道如何搭配顏色,常常問明眼人這樣的打扮好不好看,而且她很少穿長褲,都穿裙子和高跟鞋,因為她覺得盲人也該像明眼人一樣打扮體面,「哪像現在?」

這次去時,柯燕姬已經搬到了四人房。

劉小萍似乎跟院裡的人很熟,逢人就問好,頻頻謝謝他們照顧柯燕姬;若不太熟識的人她便大方的自我介紹,請多多指教等等。

柯燕姬聽到聲音立刻爬起來,劉小萍湊過去將她的雙腿垂直放下,像媽媽般的摸她的身體,略帶責備的說,「你看你,比上一次還瘦。」隨後打開帶來的蛋捲;柯燕姬先推託,但劉小萍很強勢,「逼」她吃幾口,成功地「餵」她吃完一條蛋捲,再遞上一杯開水,幫她按摩腿部。

隔壁床的老人看得出神,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都讓她全神貫注。

我不知道那位老太太在她六十多年的歲月裡有沒有嘗過友誼的滋味?她能瞭解兩個年邁的盲人互相依偎的情感嗎?

之三:愛,留給惠明盲童

劉小萍最後一次見柯燕姬在今年上半年,當時她的身體很好;我端午節前還送粽子過去,她的精神狀況也不錯。但八月九日中午,我卻聽說柯老師「彌留」的消息——原來她罹患乳癌,進行第二期化療時卻引起全身黏膜出血……

當天晚上我到了「加護病房」,病床上的她似乎沒有意識了,「我的書還沒寫完哪……柯老師,你要加油啊……」我哽咽地說不下去;但她流下兩滴眼淚,似乎回應--「我會繼續努力!」

然而,八月十七日凌晨,她終究敵不過病魔糾纏,卸下所有病痛,與世長辭。

 柯燕姬走後,家人發現十幾年前她投保婦女險時,就已經把保險理賠受益人寫上「惠明學校」,讓惠明師生潸然淚下。

 九月三日的教會追思告別式上,惠明的老師製作簡單的回顧片,訴說柯燕姬在黑暗裡一步一腳走出光亮的人生:民國廿八年出生的柯老師,十六歲到惠明學校前身「基督教福利基金會創設盲童育幼院」念初中部,畢業後隨著育幼院搬到台中縣大雅鄉任教,高甘霖牧師和陳淑靜認為她天資聰穎,應該繼續升學,突破種種困難,讓她得以到東海大學就讀社工系,成為國內第一位念大學的盲生;大學畢業後,柯燕姬想到美國深造,卻苦於沒有經費,當時駐防在清泉崗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第五十中隊長塔爾上校得知,發動部隊捐款,還用軍機載柯燕姬赴美留學,當時,柯燕姬就被譽為「台灣的海倫凱勒」。

告別式當天,劉小萍走到柯燕姬的靈前說:「柯燕姬啊,我特地從美國飛回來看你,下一次,我們就約在天國見啦!」她說得很瀟灑,一滴眼淚都沒流,轉身還安慰其他人,現場悉悉簌簌的哭泣聲,頓時少了許多。

 我想,劉小萍的表現也許最符合柯燕姬的期待;柯燕姬一定希望愛她的人繼續在世上快樂生活;這一遭每個人都避免不了,她只是先走一步而已。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