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彷彿看見未來的寫作課

文/李志傑(本文轉載自8月5日聯合報繽紛版)

隨便點開網頁,你能搜尋到許多不同的寫作課程。從小學生作文啟蒙課,到升大學考試的加強課,甚至是英文寫作,形形色色,應有盡有,唯獨遍尋不得什麼「看不見的寫作課」。

讀初中時遇到一位老派的校長,規定全校師生必須於每天朝會背誦一段三字經、唐詩、宋詞等古文。那時年紀還小,有口無心地跟著念,不知不覺也能朗朗上口,在那浩瀚天地裡樂得逍遙。老媽說我腦子某個部位沒進化完全,只會背書,對數學、物理之類需要計算的東西,永遠落人一截。不過,拖沓間我還是來到大學窄門前。

生長在一個清寒的環境,父親要我們一定要學好一門專業,最好考醫科、學工程、建築,再不就做商人,搞文學、藝術毫無前途可言,一切要向錢看齊。他對我奔放的寫作風格、比賽的名次皆不屑一顧。在無數的糾結與消極抵抗後,最終還是換來不情願的商學系。

畢業出了社會,混來的文憑居然替我覓得一份收入豐厚、令人羨慕的工作,閒暇之餘我繼續以看書為樂。不料,從不在意的輕微眼疾,竟像快速流動的沙漏,轉瞬間將我推入了陰鬱黑暗的深谷。

四周視野突然黑了,只能靠僅存的中央一線,勉強苟延殘息。守著逐日乾涸的靈魂,看著逐漸陌生的世界,天地一切就在我面前崩壞。

人生總是意外不斷,餐廳點錯的菜,竟是可口的美味;搭錯的路線,沿途風景卻出奇的美。

原以為這輩子早已和文學散了緣,看不見,更別說提筆寫字,只能消沉地空度時光。但,偶然一天不經意認識盲用電腦,我心喜地緊接著學會了語音鍵盤,更美好地有了智慧電子介面,從此回到波光粼粼的書海,起錨,揚帆。正如太空人阿姆斯壯踏上月球時說的「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科技讓我的人生有了重大轉變。

離開學校已是很遙遠的事了,隱約一直有種熱切,盼望在讀與寫之間重拾以往的熱情。無奈塞在胸口的思緒像打了結,雜亂地理不出頭緒,直到我報名了耕莘文教院的女性書寫課程(開設給所有想增進文學知識及寫作技巧者,並不限定性別)。

作為班上唯一的白手杖,所觸皆陌生,令人慌亂、恐懼。可我告訴自己,或許這是開啟另一扇窗的最後契機。

耕莘文教院四十餘年從未間斷的寫作班,歷年來為文壇不知培育了多少知名作家。但是,對視障者,想融入看似簡單的課程,存在著許多想像不到的障礙。尤其遇上COVID-19肆虐期間,我幾乎起了臨陣脫逃的念頭。幸而,沉著冷靜的執行長,採取了一連串有序措施,讓學員無恙地度過了那段艱難時光。

我十分慶幸這傳統的寫作班,在多方努力之下,最終衍生出專為視障朋友設計的「文學引路班」,一個彷彿能看見未來的寫作課。走進它之前,穿過迴廊小徑,一排瘦長拱窗隱約透著龐大的莊嚴與肅穆。幾棵大樹圍起的庭院,小鳥婉轉鳴唱,拂面的清風宛若天使輕聲吟唱。

壓抑的熱情,再次燃起了難以言喻的火熖,強烈的慾望教人吃驚。造化的驚濤駭浪裡,寫作救贖了我。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