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留給彼此一些空間
文/游高晏
躲在一個人的世界安適、安全,也相對無害——對別人無害,對自己也無害。不過我不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筆下的「地下室人」,總想光明開朗地走出去,向其他人一樣,遊走在各個空間時,自己處理好各種關卡阻礙,化解摩擦、撲熄「火苗」。情況剛好相反,是跟在身後的母親背著滅火器、掛著口哨,隨時準備幫我滅火、對我示警。
世界很擁擠,沒有可以原諒的藉口,沒有多餘的空間喘息。每個人都像一隻八爪章魚游移在其他人身旁,除了可見的四肢,還有隱形的四只觸角,是武器是盾牌,團團保護著自身。我也是一隻章魚,八爪鬆散無力的章魚,一不小心就踩到別人的觸角,衝入別人的領地。
因此,每一次歡欣鼓舞或些許得意,都不禁皺起眉頭,等待下一場可能的風暴。
這次也一樣。
第二次獲得總統教育獎,不待興奮感受快樂,一場冰雹砸了下來。
過兩日,學校官網上以感性簡潔的語言寫著祝賀詞,並附上我與總統的合照和得獎新聞連結。下面很快出現了第一則留言——是一位應已畢業的學長,大約兩三年前我曾與他同上某堂必修課:
「他每次上課期間離開教室,門都無法好好關,一定都是摔門的,試著跟他媽媽溝通(對,他媽媽永遠都會隨班上課),但是他媽媽只會推託說他有什麼什麼的因素,還是無法好好關門,我們大家跟他一起上課,我只好挑選離門最遠的位置上課,在他又要『關」門時候先準備摀住耳朵,永遠都講不聽。」
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下,且時間、空間無遠弗屆的網路世界,被人「指著」罵(以前也曾被不認識的人在網路上消遣,但腹誹一通便過去了,不想直接面對。)可是這裡,不知有多少師長同學看到,美事變成笑話,我不得不披掛上陣、自己滅火。
「**,造成同學的困擾,非常抱歉!我確實是有生理的因素使肌肉控制不佳,知道不應該,反而更緊張(每次如此,媽媽都會很生氣「提醒」我),愈緊張愈大力,心裏難堪就很想逃離,真的不是推託之詞。我求學不易,有助力有阻力——最大的阻力來自自身,最多的助力來自周遭師友的支持與同理。我必須花一生的時間挑戰與調適,才能走入社會與人群。再次向你道歉。」
學長對我的「推託之詞」沒有回應,反倒是正在國外旅遊的高中同學、也是大學校友,回了長長一篇:
「**,不太清楚你選擇這種回應的想法是什麼,但我高中時也曾經和晏晏同班過兩年。我們班30個人每天都和晏晏及媽媽一起上課,雖然晏媽是身為家長沒錯,但在我們眼裡她就像一般的同學一樣;她很努力想要融入我們,也都沒有任何家長的架子,反而希望可以和大家成為真正的朋友。而晏晏即使偶爾會有比較大的動作,大家也都知道那不是他自己選擇的,而老實說對於晏晏大多數時間都能夠好好地跟著普通班的大家一起上課,就是件值得感到驕傲的事了。更不用說到了大學,每堂課都要跑班、經常出入不熟悉的環境,心理和生理上的壓力,想必對晏晏和晏媽都是更大的挑戰。基於以上種種,我不太理解你選擇在這裡強調這些的動機為何。在陪伴晏晏一同走過學生歲月的我眼裡,我知道上了大學後的他仍然以自己的方式閃耀著,他是個很努力的人、也是個值得尊敬的朋友。大家的人生都不容易,也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不能要求你的包容,但我也相信晏晏絕對沒有想要造成大家的不方便。晏晏,你值得這個獎項,恭喜你,又達成了一個人生的里程碑!真的很替你感到高興。」
母親看到同學的留言淚流滿面。我在認識同學六年後,第一次私訊他,不僅表達感謝,也告訴他:「我有在努力改善關門太大聲的問題,這兩年已很少如此;只是過與不及,倒是常常沒關上門。」
可惜學長沒有被這篇一氣呵成、條理清晰、情理中肯的文字打動,以含混跳針的語句抱怨了更長一篇,再無人應答。「路過」的人們大多按「愛心」或「讚」,對我和同學表達支持。
我的得獎新聞便被這幾則特別的留言擠到角落,還好學校又有新的優秀同學事跡把它覆蓋過去。我也默默刪除了自己最後那句「再次向你道歉」,學長應也不想看到,不如留給我們彼此一些空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