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陳一誠獨領風騷,才華洋溢
文/陳芸英
圖/陳一誠提供
陳一誠在視障圈頗負盛名,他曾是盲用電腦老師、廣播主持人、演過舞台劇、走過服裝秀,目前是按摩師、生命教育講師、調香師,也是夢想者聯盟團員以及「夢想三帥舞集」的舞者……但十九歲那年,因一場車禍導致雙眼全盲的他一度想自殺,直到進入宜蘭慕光盲人重建中心,認識了一些人,經歷了一些事才逐漸改變想法。
那天的情景歷歷在目。他從辦公室跟主任談完事走出來,聽到一陣跑步聲,他疑惑地問:「他們是學生嗎?」老師回:「對啊!」「但是,看不到為什麼可以在裡面跑來跑去?」他這才明瞭,視障有全盲和弱視之分。
陪同的父親當天帶了一大袋餅乾和飲料讓兒子做人情,他分給其中一位同學王展偉,展偉開心極了,但憂心自己沒東西可以回報,「我會吹笛子,吹給你聽好嗎?」接著兩人並肩坐著聊天。原來展偉是個孤兒,一出生就被父母遺棄,輾轉至台中惠明盲校再到這裡。
展偉崎嶇坎坷的人生讓一誠陷入沉思,「他擁有的東西這麼少,為什麼這麼快樂?」一誠突然想起證嚴法師說的一句話:「當我們處在困境,念轉運就轉。」他開始積極學習盲人的生活技能:點字、按摩、定向行動……並考上按摩證照。
與此同時,台北伊甸基金會開辦程式設計班。一誠高職學的是自動控制,心想,或許可以試試,經過錄取後,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完成程式設計班的課業,結業前也完成學員管理系統以及按摩院管理系統的程式撰寫,隨後成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開辦的盲用電腦班講師,於是展開羅東與台北兩地往返的日子。
當時的無障礙設施並不好。他記得有一次走下火車,腳步跨得不夠大,一不小心陷入月台與火車間的縫隙,當場皮開肉綻,狼狽不堪。然而周圍只聽到一陣驚呼,卻沒人上前攙扶,「我丟臉死了,只想趕快離開現場。」沒想到一位看似見義勇為的阿伯卻在背後像交通警察般地指揮他,「向右一點,直走,往左……」即便如此,並沒有阻止他教導盲用電腦課的決心,那股堅毅讓他持續分享電腦所學。
生活重心回到台北後,他和學長合開按摩院。台北資源豐富,按摩之餘,他先後參加光鹽愛盲服務中心與廣青文教基金會所開辦的廣播人員培訓班的培訓,於是有了到社區電台實習的機會,但因沒有控音的人員,必須要自控自播,為了熟悉電台裡二十軌的混音器與相關設備,只能利用中午空閒到錄音室練習控音,一趟來回車費約500元,大概半個月後,他開始當主持人;全盛時期一個禮拜有四種不同類型的廣播節目,涵蓋藝文、勞工、法治、身障議題等。
後來學長有更好的出路,結束彼此合作關係。失去視覺,卻未抹煞他的視野,他用開闊的心去嘗試更多的可能性,包括參與光鹽舉辦的視障舞台劇和服裝秀,視障的身分讓他成了亮點,因緣際會下,經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者藝文推廣協會秘書長朱萬花的協助,他成立台灣第一個視障舞蹈團「光之舞藝團」,成立的四年多,他們締造許多佳績,每年都有新作品,並且與舞蹈系的舞者在台上較勁,取得許多獎項,更於2004年在高雄全國踢踏舞大賽中,拿下全國團體組第三名的佳績。十幾個團員中,一誠是唯一的全盲者,他以自身經驗鼓勵其他視障者,「我做得到,你們一定也做得到。」
才華洋溢的陳一誠被多樣興趣切割得無法在固定單位上班,只能成立按摩工作室,以利分配與管理多項工作的時間,為了廣播節目的後置剪接與品質,更投資添購廣播器材自製節目,同時受邀舞蹈表演、演講等。
自立門戶最大的好處就是自由,時間可彈性運用。他到處學習,例如繪畫。「視障者怎麼畫圖呢?」他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但可以試一試。第一堂基礎課,老師竟發現從來沒有視力的同學,作品較令人驚艷。例如某個同學畫出藍色的太陽,老師問他為什麼,他說,「出太陽好熱喔,我想涼一點。」原來他畫的是心聲。還有兩人一組互畫對方時,他摸對方的輪廓,但該怎麼下筆呢?
他沉思了大約三分鐘,心想總要有個基準線吧!於是他把A4的紙上下再左右對折,紙上出現十字的摺痕,他以此為中心點,畫上鼻子,左上方與右上方各畫上眼睛,鼻子下方畫嘴巴,「至少這是端正的一幅人像吧!」
沒錯,繪畫課教他體會如何解決難題,「當你遇到困難,並不是問題解決不了,而是沒找到方法;一旦找到方法,透過不斷的訓練跟學習,都會漸入佳境。」
慢慢地,他發現明眼人能做的事,視障者也可以。他提及失明前有環遊世界的夢想,失明後並未消失。
其中一次是參與劉銘組的身障團,成員約二十位身障者,另一半大多是上了年紀的志工朋友,一起前往荷、比、法。九天團費五萬多,當時剛成立按摩工作室的他手頭較緊,尚在猶豫時,朋友說,「如果你不去,怕這輩子就沒機會了。」
行前劉銘特別跟旅行社溝通,讓他們認識身障朋友。該團以肢障(坐輪椅、持雙柺)者佔多數,也有聽障,一誠是唯一的視障者。在某個機場,因志工不足,團員央請一誠幫忙推行李車,他圓滿達成任務後,大夥笑道,「一誠,沒想到你看不見還滿有用的。」
進了羅浮宮,一位持拐杖的女生手起了水泡,現場的輪椅不是電動得用手推,女生問一誠,「你當我的腳,我當你的眼睛好嗎?」他按女生的指示行進,女生一邊看畫一邊描述畫裡的景色……這段經歷令他印象深刻。
後來他認識一些喜歡旅行也願意帶身障者出國的朋友,這才有機會逐步完成環遊世界的夢想。他強迫自己每月存五千元當旅遊基金,一年六萬幾乎可以出國一至兩趟。2015年去了嚮往已久的埃及,旅費高達六萬,該年就沒能再出國了。
對於那一次搭豪華的阿聯酋航空之旅,一誠津津樂道。「當我摸著矗立4000多年的古文明遺留的金字塔,我無法形容自己那股莫名的激動!我高中讀過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騎駱駝走在撒哈拉沙漠時,心裡幻想著三毛當年在這生活的心情……」2017年則去寧夏沙坡頭騰格裏大漠景區,兩次都特地帶寶特瓶裝沙回來,「我比較兩者的不同,寧夏的沙非常細,像粉末,而撒哈拉沙漠的沙較粗。」這也是旅遊的樂趣。
最近陳一誠活躍在媒體版面是新的職稱——調香師。
這陌生領域緣起於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開辦的調香課程,他因按摩接觸精油,歷經嚴密且完整的受訓,最後終於取得美國NAHA與英國IFA國際芳療師證照。
他不以此為滿足,進修高階班調香課,希望透過訓練培養更敏銳的嗅覺,他覺得既然要學,乾脆學得徹底。於是報名參加台中愛之光公益基金會「香水設計師培力課程」,但由於人數眾多,篩選嚴謹,得先送履歷再經面試決定是否具備當學生的資格,而且地點在台中。他很掙扎,為期三個月每周往返的車費不說,連單獨搭高鐵的經驗都沒有。靈機一動,一誠說服一位弱視的朋友一起上課。皇天不負苦心人,兩位在眾多學員中脫穎而出,他們再接再厲,於去年八月都拿到法國格拉斯香水學院GIP-LEVEL 1及LEVEL 2調香師證書。這官方證照與之前取得英國與美國的民間證照不同,價值非凡。
幸運的是,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與芙彤園公司合作,在結業後為他們舉辦發表會。專做精油和洗沐用品的芙彤園在業界頗具知名度,而陳一誠設計的三種款式(心靈港灣、沐曦春光、林間飛瀑)也亮相,每一款都申請專利,販售所得也有分潤,在全家便利商店櫃檯前就能見芙彤園商品區塊。
調香師為一誠開創另一個舞台,他每個禮拜到芙彤園上兩天班,類似按摩業的企業進用,主要工作是調香跟參與新品研發,並為客戶客製精油、護手霜及為某航空公司製作旅行組,包括因長途旅程導致空間乾燥所需的保濕乳液等撰寫產品文案。
值得一提的是,國立歷史博物館、芙彤園、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合作的一款頗受青睞的「王者風範」,作者就是陳一誠,靈感來自於古代青花瓷,他以台灣罕見的肖楠為主調,襯托木質香氣,使作品展現霸氣又有領導魅力。
他覺得失明的優勢在於「專注力」,包括聞得到細微的味道。如果好的裝潢是視覺享受,那麼好的味道就是嗅覺饗宴。每到一個空間(例如餐廳、飯店、百貨公司……),都可以用其獨特的味道吸引客戶。
「奔波」是一誠的日常。從自家工作室到電腦教室、學校、芳療公司……喜歡冒險的個性造就他多項才藝,儼然成為視障界的領頭羊。他總結生命的體會建議朋友們:
一、「不要放棄自己,不要放棄希望。」也許你現在陷入困境,但慢慢摸索總會找到解決方法。
二、「如果你錯過昨天請不要錯過今天,過去就交給時間處理,最重要的是牢牢地抓住今天。」
三、「水能穿石是因為它有目標、噴泉噴得高是因為它有壓力、瀑布之所以壯觀是因為沒有退路。」這三句座右銘是大自然教會大家的道理。
當他說這些話時彷彿站在講台,那些真摯的句子像深植在身體的語言,真情流露。他藉此傳遞一個訊息——即使身在黑暗處,只要抓住機會,勇於嘗試,可以逆轉人生,創造自己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