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元月九日的那一場同學會(下)重溫秀棉學姊的好歌喉

文/曾信榮

比起慧珍,在校期間與秀棉接觸的機會相對少了許多,因她不僅長相佳,歌又唱得好,課餘時間身邊圍繞著的多是音樂技藝超群的學長,我這低一級又沒本事的毛小孩,只能遠遠地呆立一旁聽她與大哥哥們談笑;然而,離別經年,再次相見,我對她的感受已完全改觀。

群組中,學姊大方地分享了自己錄製的歌曲,歌喉一樣清純、圓潤、動人、甜美,非但寶刀未老,還有著更多成熟的風韻與對人情的不捨。

「叫著我,叫著我,黄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叫我這個苦命的身軀,流浪的人無厝的渡鳥……」

回想在校期間,每回歌唱比賽,只要秀棉一出馬,其他同學毫無懸念,只好心服口服、甘拜下風地爭搶亞軍名次,其登峰造極的歌藝,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當時她常唱的不外追尋、偶然、問鶯燕、紅豆詞等一類的藝術歌曲,如今聽她唱閩南語流行老歌,說實話,有點恍如隔世的感覺,不禁懷疑自己耳朵聽到的究竟是否真是學姊的歌聲。

「從藝術歌曲到流行歌曲,我也經過很長一段的心理掙扎,大概有六年的時間只有聽,慢慢接受,再到自己開口唱。」

這一段心聲,想必唯有聽慣古典樂的人才能明瞭,何以過程需要「六年」這麼長的歲月,而其中的歷程還特別以「掙扎」來形容。可知在夜市或婚禮中被強迫聽那卡西電子音樂是何等煎熬、苦楚的一件事,要是目盲的我走得了,必定立即選擇離開現場。但有著美妙歌喉、二十餘年前投身公益廣播工作的學姊,為著她廣大的聽眾竟完全接納,還跟著單調的和旋、幾近打鐵般的伴奏,唱得有聲有色、情韻婉轉,這是讓我佩服的第一點。

「懷念彼時故鄉的形影,月光不時照落的山河,彼邊山,彼條溪水,永遠抱着咱的夢……」

「曾信榮,看到我們這些同學們真的超開心的,因為,我沒有結婚、沒有家庭,一直都是自己一個人過生活,看到大家就好像看到自己的親人一樣,心裡既開心又感動。」

學姊刻意分享這一首歌,顯見我們心思一般,早把「北明」當成自己的「故鄉」。當時,像我們這些不得已從遠地前來台北就學的孩子們,只能等到寒、暑假才有機會回得了家,每年中秋月圓人團圓的對象,永遠就是班級中、宿舍裡,那少數幾個有家歸不得的同學與室友。所以,當國文課上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我們常不禁悲從中來,與千餘年前的作者心有戚戚焉。

學姊提到想回舊校走走,教健康教育的雪香老師對她關心備至,還有她為小學生洗澡、洗衣的往事…… 當然,談得最多的還是她失落的音樂夢:「當時,陳明輝學長(伊甸喜樂四重唱創始團員,現旅居美國,為傳道人)長期義務教我鋼琴與聲樂,我每天冶煉的相當認真,誰曉得,卻傳來文化大學音樂系停招盲生的消息,一連好幾天我情緒崩潰,痛哭失聲……」

仁文詢問她想念誰,或是有意知道哪一個人的近況,他會透過八號分機將其歸捕到案,抓進群組。多情的學姊這麼回答:「只要跟我們臭味相投的都可以拉進來,不能只有我想到的…… 不要再分是不是同班的,只要感情好的學長姐、學弟妹,他們願意,都讓他進來,這裡就是我們啟明學校老同學們的家!」

除了按摩與主持廣播節目,秀棉告訴我們,最近開始學習電子琴,也希望蒐集優質的伴奏音樂為自己錄製專輯。聽得退休年餘、整日無所事事的我讚嘆不已,搜索枯腸,思考著身邊的資源,盼望有機會能為她圓夢。雖然上大學、讀「音樂」的美夢化成泡影,但歷經幾十個年頭卻始終懷抱著理想,堅持向前,此等榜樣,教人按捺不住要多叫她幾聲「學姊」!

實在開心受邀參與聚會,能與闊別多年、記憶中天仙般的學姊見面尤為難得,文末,草擬七絕一首,期待聯繫不輟,彼此常有往來。

離散同窗情意濃
經年匯聚笑相逢
歌聲琴韻雲霄和
聽任江流春又冬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