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服務與回饋」是教學動力——專訪金鷹獎得主曾道明(下)

文/陳芸英
圖/曾道明提供

榮獲金鷹獎後,有人問曾道明:「你失明後多久才走出來?」他回:「自己一直往前走,沒有回去過,所以沒有走出來的問題。」但不少資料顯示,一般中途失明者走出困境,平均七年。

道明的狀況在視障圈不是常態,失明後心情極度低潮走不出者大有人在,為什麼道明可以坦然接受呢?

他說:「我出生在一個傳統家庭,從小母親就灌輸我一個觀念——男人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即使失明,仍得承擔家計,不能逃避。」

即使失明,道明覺得仍得承擔家計,外出工作。

他回憶舊事。13歲時醫師就告訴他,有一天會失明。「我很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心理準備很久了。」20多歲結婚前醫師還提醒他,即將失明,他老實告訴太太,沒有隱埋;婚後雙眼視力下滑,但左眼開刀後恢復到0.4,他抓住看得見的最後時光,花了兩萬塊買了人生第一部電腦,並到重慶南路補習班上三個月的課,打下電腦基礎。

但學商的道明有自知之明,畢業後不敢跟其他同學找銀行、保險等工作,怕眼睛不好記錯帳。當時塑膠產業在台灣剛起步,他預計還有30年美好光景,所以選擇到塑膠工廠,老闆看他的履歷嚇了一跳,「專科畢業應徵作業員?」他工作能力強,合宜的態度待人接物、應對進退深獲老闆賞識,一路從基層被拔擢至廠長,視力問題則由助理協助;道明從24歲做到48歲,後來工廠搬遷至大陸,他順勢離職,那正是職場生涯薪資最高的時候,而視力也驟降至幾乎失明。

「我是一家之主,可以因為眼睛看不到就不工作嗎?」他心心念念的都是如何維護家裡的經濟。

幸運地,道明抽到電腦彩券經銷商,工作幾乎無縫接軌。五年結束後,第二期雖沒抽中,卻為他打開另一道門。

當時的台北縣政府舉辦轉業說明會,社工看他是視障者,給了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的資料,這是他走進盲用電腦教學的前奏曲。後來再到有聲書學會學習盲用電腦,恰巧該單位有職缺,給他再度重返職場的機會,一路教學到現在。他慎重地回答大家的疑惑:「我從來沒有待在家裏讓家人保護的想法,我一直往前走,所以才說『我沒有回去過』,當然也就沒有怎麼走出來的問題了。」

道明也到各地做視障宣導。

道明在盲用電腦教學展開第二春,他對這份工作有理想有抱負,「我最想推廣無障礙網路。」他回憶十幾年前,筆硯公文系統並不友善,政府各單位檔案管理系統各自獨立,沒有統一,導致報讀軟體聽讀常跑不動的情形,一位在公家單位任職的視障者特地向他求助,道明義不容辭,利用假日,請太太當視協員,協助該員安裝NVDA,以維持工作效能。

為什麼視障者常找道明?為什麼道明願意去?他自嘲:「我比較雞婆吧!」進一步解釋,視障者好不容易考上公職,如果因為電腦操作遇到障礙,工作一定很挫折,「這忙非幫不可。」

很多單位看出他的教學熱忱和雞婆個性,重度個案都找他,例如一般人稱為海倫凱勒症的視聽障者。這位劉姓個案大學畢業前,學校想幫她介紹工作,但對WORD不熟,學校找道明幫忙,「我一聽,愣住了,她不能看、聽不見、無法說,這該怎麼教學?」

很多單位看出道明的教學熱忱和雞婆個性,重度個案都找他。

道明不愧為經驗豐富的老師,初期運用三台電腦,其中兩台裝有點顯器(點字觸摸顯示器的簡稱),一台是劉同學自己的;一台是道明打字讓劉同學以點顯器觸摸;第三台沒有點顯器,由劉同學打字道明聽語音,交叉運用,並牽她的手實際觸摸按鍵位置,直到學會為止。劉姓個案目前在母校(台中惠明)擔任視障資源教室電腦協助員,該校老師表示,劉姓個案學會盲用電腦是成功就業的主要關鍵。

此外,道明也覺得親自了解學生使用電腦的環境,才會更清楚他們學習過程中出現那些問題或者發現問題,因為透過視訊聽到的,未必是實情。有一次他去學生家,發現鍵盤貼滿點字,於是教他改用標準手指記憶法,該員才學會用全鍵盤操作。還有一次他對學生說,「坐姿要正確,不要頭貼著電腦……」學生起疑,開玩笑問老師是不是詐盲,不然怎麼知道?其實聽聲音來源不對就知道怎麼回事;按錯鍵也是,因為電腦反映不一樣……這些都是經驗談。

道明親自了解學生使用電腦的環境,才能發現問題。

他的學生後來也有人當了電腦老師,但發現教學之外的現實問題。「到外縣市上兩小時的課,來回車程兩小時,回來寫紀錄一小時,備課也需要時間,就算一小時吧,總共花六小時賺1000元,划不划算?」

道明不直接回答,卻說起失明後的一些感想。「看得見時用眼睛看世界,看不見用心看世界。每天從走出家門起,不管搭公車、過馬路、買東西……隨時都有人主動協助你,這些點點滴滴都值得感念。我覺得失明後,才真正的體會到這世界真溫暖。」

他進一步說,「我不只當教學為一份工作,它還是一種服務與回饋,只要需要我的地方,不管多遠都願意去。」這些義務教學課程俯拾即是,像免費到各地學員家為其安裝NVDA與設定電腦環境;2020年夏天到彰化辦理特教老師們NVDA基礎課程,兩天一夜;到花蓮、台東親自看視障個案,三天兩夜,連住宿都自付,「只要能力所及,我願意以志工的方式回饋社會。」

除了助人也為了自己,因為他發現,當他以服務與回饋的熱誠工作,快樂無比。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