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老大哥的憂傷與憤怒

文/林聰吉

「川普當選了!」這個消息驚嚇了全世界,當所有的專家、學者、媒體記者、政治人物都在滿地找答案時,也許我們應該抬頭仔細端詳美國這位滿面風霜的老大哥,回望他七十年來的滄桑路,才能一窺老大哥的心底事。

美國得天獨厚,地大物博,東、西兩岸各是大西洋與太平洋,北邊是同文同種的兄弟之邦加拿大,南邊則是國力相差懸殊的墨西哥。這樣的地緣環境讓美國得以避開任何國際戰火的直接威脅,縱使近代最大規模的兩次戰爭(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從未波及美國本土。理論上,美國只要關起門來,就可以自己安穩度日,無怪乎開國元勳華盛頓在一七九六年卸下總統職位的告別演說中,諄諄提醒後世的美國總統:在國際上要永遠保持中立,絕對不可介入發生在外國的任何爭端。

然而,二百多年前的開國元勳大概從未想過世界會變得這麼快,科技的發達拉近了國與國之間的距離,現今的國際社會已是一個誰也躲不了誰的緊密地球村。尤其在二次大戰後,無論願不願意,美國都必須承擔起老大哥的角色,這擔子一扛起,從此所有的愛憎悲喜就都得往自己的肚子裏吞。

一九五○年代,深受蘇聯為首的共黨集團威脅,美國開始在世界各地築起反共長城,國際影響力大增的背後,當然得付出大量的軍事經費與人力。一九六○年代中期起的越南戰爭持續了十年,美國人戰死五萬餘人,受傷、失蹤者難以估計,投入的軍費更是天文數字。美國人一直在問:為什麼為了一個距離美國那麼遙遠的國家,美國甘心付出昂貴的金錢?為什麼要讓自己的子弟到一個陌生的國度送死呢?這些疑惑至今揮之不去,因為美國的海外派兵從未間斷,無論是近年來的阿富汗或是伊拉克戰場,美國人都一直在問同樣的問題。

關於國際事務的介入,首都華盛頓的統治階層有他們的盤算,只是面對政客們給的答案,很多美國人還是茫然。尤有甚者,這些年來,美國庶民的日常經驗更是令他們惶惑不安、手足無措。就業機會愈來愈少,生活環境愈來愈不安全,很多美國人都一直在問:我們自己生活都過不去了,為什麼還要軍事干預其他國家?為什麼還不保護本國產業?為什麼還要接納外國移民?老大哥從疑惑、憂傷,轉而憤怒。

此時霸氣、粗魯無文的川普出現了,他不談政策細節,當然也就省略了政策可行性的討論。他只給選民們直白的答案:美國不再尋求外交、軍事同盟,不再積極推動國際經濟自由化,還要嚴審外國移民。換言之,美國不要再當老大哥了;川普告訴美國人:只要管自家的事,就可以過太平日子。

像川普這樣的政治人物不會憑空而出,在美國的近代史上,不同的時代問題都會催生一些驚動四方、令人咋舌的總統候選人。美蘇高度對峙,恐共氣氛瀰漫的冷戰年代,一九六四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高華德在提名大會上說了一段震撼美國的話:「為了保護自由而動用極端主義,並非壞事;為了追求正義而採取節制,實非美德。」往後的幾年,美國又面臨另一個難題。國內黑人民權運動風起雲湧,種族衝突升高,一九六八年高舉「歧視黑人、白人至上」旗幟而參選總統的華萊士更喊出:「今天要種族隔離,明天要種族隔離,永遠要種族隔離!」這些針對時勢提出激進主張的候選人,當時都吸引不少憂傷與憤怒的美國人跟著搖旗吶喊。

只是,高華德、華萊士都落選了,但川普卻成了美國總統,所以,故事還正要開始……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