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不烤肉的中秋夜

文/林聰吉

生活在這島上幾十年,有幾個讓人印象深刻,也可能是台灣歷史上最成功的行銷個案,其一就是中秋節的烤肉。以前的中秋只是吃月餅,但是某年中秋節前幾週開始,一家烤肉醬廠商突然在電視上大做廣告,號召全民在中秋夜一起來烤肉。第一年響應的人不多,但隨著每年只要中秋一到,烤肉醬廣告就如排山倒海一波接一波,最後烤肉終於成為台灣的全民運動。

為什麼要過年?背後有個關於年獸的神話歷史傳說。為什麼端午要划龍舟、吃粽子?這背後也有個表彰忠臣屈原,突顯道德價值的教化傳統。但是中秋烤肉既然是起源於商業行銷的操作,根本上就缺乏文化的底蘊,也難以留給後人更多揮灑創意的想像空間。除了烤肉香誘人,以及「因為大家都烤肉,所以我當然也烤肉」的倣效作用外,大概也找不出中秋要烤肉的其他理由了。

在台灣,其實不知為何要做,卻老是在做的事何只中秋烤肉這一樁。中秋夜我穿過街道騎樓,閃過沿街重重的烤肉架,好不容易走進一家小吃店,迎面轟然而來的就是電視新聞台的播報聲。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多數小吃店總是把電視頻道鎖定在每小時就重覆一次內容的有線電視新聞台。為什麼不是綜藝台?不是戲劇台?不是音樂台?不是電影台?為什麼幾乎所有商家都把頻道鎖定新聞台?台灣人真的有那麼渴望隨時要看新聞嗎?事實上,台灣電視新聞的品質低落早已是舉世皆知,這些標榜不用黑心油,不賣黑心麵的店家,為什麼老把黑心新聞往顧客的腦袋裏塞?!

在小吃店挑了一個位子坐下,隔壁桌來了兩大兩小,看來是父母帶了子女來用餐。只見這家人一坐定,就有志一同開始各自低頭滑手機,其實這場景在當今社會各角落早已屢見不鮮,但仔細想想還真是怪。一家人出來一起吃晚飯,餐桌上不就是應該話話家常,藉著共餐的機會聯絡感情。可是為什麼一家大小面對面坐著,卻彼此一言不發,寧可在手機上與遙遠的網友熱絡聊天,卻和坐在身邊的家人冷漠相對呢?

當滑手機已內化為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也意味已很少有人去反省「為何滑手機?」背後的箇中意義。有人臉書不被按「讚」就開始恐慌,但其實被按「讚」說穿了也沒什麼值得高興。試想有多少人曾仔細讀過臉書留言,再謹慎思考要不要給個肯定的「讚」。胡亂按「讚」早已是手機族的反射動作,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那又何苦自己騙自己,非要多看到幾個「讚」,才能夠心安呢?網路世界的匿名性鼓勵人們得以不負責任地暢所欲言,於是謠言、粗話滿天飛。人性有善有惡,匿名發言的特性,無疑地讓性惡的一面可以在四通八達的網路盡情奔馳。當重度網路使用者愈來愈多,而且多是年輕族群,那我們可還真的要有點盤算:這社會未來到底要往那兒走?

中秋之夜,幾千年來人們賞的都是同一個月亮,但是天上、人間畢竟不同,月亮不變,人心卻常常在變。曾幾何時,這世界已模糊地讓人看不清了。其實中秋夜也不一定要烤肉,少點煙霧,不但可把月亮看得更清楚,或許也能把世事看得更清楚。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