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金剛經》因緣

文/林聰吉

大三那年暑假,報名參加了當時還很新鮮的青年學佛營。其實也不知道為何而去,只記得是在隔壁社團辦公室的桌上看到一張報名表,心中只想到要打發漫漫的暑期長假,於是就填了表寄了出去。

幾個月後的某日,我坐上南下的火車,一位頭戴斗笠的比丘尼早已在目的地車站出口等候,隨即坐上小巴士就往偏遠的山上而去。接下來的一週則是完全跟隨出家人的生活作息,早晨天色還一片漆黑,就在陣陣鐘聲中開始誦經拜佛。然後是勞動打掃,還有上一整日的佛學課,晚上則又是近兩小時的誦經拜佛。幾天下來,身旁一起來參加的學員愈來愈少,多是不堪忍受出家人的生活而紛紛下山了。我則是不甘心就此放棄,總覺得想一窺出家人的內心堂奧。那幾天就在睡眠不足的昏沉中度過,誦經聲不絕於耳,我心中卻愈來愈疑惑。佛學營終於結束了,離去前我好奇探了探寺門旁裝著免費善書的紙箱,隨手挑了一本《金剛經》就下了山。

那年秋天,思索著即將結束的大學生活,踩在滿地枯葉的校園小徑,我心中更加疑惑了。順手翻了翻一直擺在書桌上的《金剛經》,卻一句話也讀不懂。還是不甘心,去圖書館借了幾本有註解翻譯的白話《金剛經》,翻看了幾次,仍是似懂非懂。

大學畢業後服役,下部隊前挑了《唐詩》、《菜根譚》、《金剛經》三本書放入草綠色的行軍大背包。為什麼是這三本書?大概因為它們都是輕薄短小,適合放在口袋裏,隨手拿出來翻看,以便一解值勤站哨的無聊軍旅生活。後來《唐詩》、《菜根譚》都陸續送給了同樣生活無聊的軍中同袍,《金剛經》卻乏人問津,所以也就一直留在身邊。

幾年後到太平洋的彼岸求學,出國前雖然有著一股不顧一切拼命向前的決絕,心中卻覺得缺少什麼,於是我又參加另一個禪寺辦的學佛營。幾天的生活仍是在誦經、拜佛、打坐、聽課中度過,法師開示的話有些倒有點聽懂了。學佛營全程禁語,但我總覺得有個聲音一直在耳邊響著。黃昏時走到寺外散步,低迴間猛一抬頭看見牆上的一排大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啊!是《金剛經》中的句子,是那個一直在我耳邊的聲音。

留學生活安定而恬適,辭去工作也一起出國的妻子則樂於當個家庭主婦,悠遊於異國不同的生活風味。後來妻子懷孕了,卻有點惴惴不安,「太幸福了,真怕會失去現在所擁有的。」她解釋不安心的原因。「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想起了曾經在經上讀過的這幾句話。於是我在書架上找到了那本《金剛經》,要她每日定時讀誦。秋去冬來,窗外白雪紛飛,妻子在燈下誦經的身影,成了寒冬北國最美麗的風景。

幾年後,眼睛漸漸看不見了,心中有點惶恐,雖然知道總有某條出路,卻找不到那路的方向。某日朋友給了我幾張法師講經的光碟片,胡亂塞了一片到書桌上的小音響,立即傳來的幾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又是《金剛經》。是啊!如果所有相都是虛妄,那又何必在乎看得見看不見!心頭一震,我終究還是找到了那路的方向。

時光飛快,從青年到中年,忙碌的生活常讓人興起不知為何而戰的感歎。今年初秋在報紙副刊讀了蔣勳寫的〈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沉吟良久,內心反覆問自己:「究竟生命中還有什麼捨不得?」幾天後去了一趟南部,車過一個陌生的鄉下,突然問起身旁的朋友身在何處?朋友答道的地名竟是當年那個青年學佛營的山寺所在。我恍然大悟,原來半生的追索,最後還是回到出發的原點找答案。

疏遠了好久,又開始讀起了《金剛經》,「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雙手合十默禱,但願此後過平淡生活,走路時走路,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