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散戲

文/林聰吉   

前些日子和一夥人到市郊山上的一家庭園咖啡店聚會,其實大家主要的目的是約了一位生病的朋友出來聊聊。這位已歷經各種療程的朋友顯得清瘦不少,在滿室高談闊論的鬧熱氣氛中也多沉默不語。朋友時而低頭,時而凝視窗外,時序已到了深秋,「也許他正望著店外庭園滿地枯黃的落葉想些什麼吧!」我心中忖度著。

聚會還是繼續聊天談笑,席間的人多已是年屆半百了,大家開始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因年齡漸老,而遇到的許多力不從心的趣聞。無論是談到工作時猛打瞌睡,或者小病不斷的各種求醫糗事,都引來哄堂大笑。就在其中一陣笑聲後,生病的朋友忽然抬起頭來睜大眼看著所有人,正色嚴肅地問道:「為什麼你們要說自己老呢?」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被拋得好高,卻久久沒有落下,在座的人一時都有點愕然而不知如何接話了。

下山回程的路上經過一家大醫院,我記起好多年前也曾來這裏探訪一位生病的朋友。當時他才不滿三十歲,但乾瘦憔悴,已被疾病折磨得不成人形,而醫生也宣告束手無策。病人是大學時期一起演話劇的朋友,探病那天一離開病房,想起他以前在舞台上的翩翩風采,我竟不禁悲從中來,淚流滿面。

學生時期演戲的時候,為了劇情可以在舞台上盡情流淚,因為知道:下了舞台後,又可以跟台上這些朋有一起去嬉鬧談笑。遇到真實的人生了,才知道掉不掉淚一點也由不得人,雖然只是台上台下,但卻是截然不同的假戲與真戲。年紀愈長,也慢慢明瞭舞台下的人生大戲也有真假之別。虛名稱頌是假,富貴浮華是假,許多的人情酬酢也是假,那什麼是真實的呢?我忍不住又回望了當年那群愛戲的朋友。

除了那位早逝的青年之外,有一位後來當上了新聞主播。常在電視上看到他,雖只隔著一面薄薄的螢幕,但總覺得彼此離得好遠,這麼多年來,我還是提不起勁主動與他聯絡敘舊。另一位當時很投入的朋友後來則遠赴國外去讀戲劇,只是唸了一學期就轉了行。幾年之後遇到他,他侃侃而談自己如何努力累積財富,對於愛戲的過往,他則反倒有點嗤之以鼻了。還有一位朋友在離開學校後就一直為生計所苦,生活的重擔早已把他壓得喘不過氣來,現今槁木死灰的模樣,實在令人很難聯想到他當年的天真熱情。

一起演戲的那時,我們都只是十九、二十歲的大孩子,也常相約看戲談戲。而如今老友凋零星散,「大概也沒人還在看戲了吧!」我心想。

暮春四月,我與女兒蹲在國家劇院的屋簷下吃著剛從車站買來的壽司,她正是十九歲,我們等著看晚上七點三十分開演的舞台劇,而買的也還是最便宜的後排座位。熟悉的場景彷彿又回到三十年前,一起來看戲的仍是一位熱血的青年,但我竟已是半百的人了。劇院的迴廊像時光的迴廊,曲曲折折,覺得如真似幻,有點令人分不清是今是昔。舞台上的燈暗了,幕慢慢升起,戲裏演祖母的演員,正是我當年看生平第一齣舞台劇的年輕女主角。「三十年如一夢,屈指堪驚!」我心中一凜,台上台下,演員與觀眾,我們竟都一起老了。

戲散了,女兒拉著我的手,在回家的途中一路與我談著劇中的情節。我望著她因興奮而有點泛紅的臉龐,想起那位正在生與死之間拔河的朋友,還有當年那些一起演戲看戲的朋友。無論台上台下,戲是假是真,總都有散戲的時候,我們這些光陰過客所圖的,大概只能是謝幕時一個從容的身影而已了。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