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老靈魂

文/林聰吉

老靈魂是我的老朋友,他總是在最晦澀的日子出來遊盪,果不其然,今天他又來到我面前。

初春的下午,我回到大學的母校參加一場學術研討會。下午一點到三點的場次,空氣有點悶,主題是「台灣的民主化與政治參與」,會場上除了幾位學者與工作人員之外,參與的學生屈指可數。我心想: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學生大概都去包圍立法院了吧?!論文的發表人是位新科博士,我則是負責擔任論文的評論人。這位年輕學者面帶稚氣,但前額卻已微禿了,看得出是幾年寒窗苦讀下的歲月刻痕。他站上講台開始發表他的研究成果,戶外的熱氣從微開的大門流淌而入,我耳邊轟隆轟隆,突然覺得有點茫然了。我為什麼在這裏?為什麼要開這個研討會?台下的人來做什麼呢?白霧霧的熱氣中我看到老靈魂推開大門走了進來,然後就安安靜靜地在最後一排坐下了。

老靈魂是我大學時期的老教授,他上課時總是遲到,但上起課來只要一時興起就會忘了下課,如果他興致更高,就信手燃起一支煙,滔滔不絕講到天黑。老教授有時會盛裝出現,身穿淺色西裝,花色襯衫,打著領結,開始談起他在抗戰時期就讀西南聯大的往事;看著聽著,只覺得眼前就是一個活脫由《未央歌》小說裏走出來的人物。老教授偶爾也會找我們到他家去吃飯,他不會做菜,就是把冰箱裏找得到的食物全部放到大鍋裏去煮,他管這鍋叫「糊塗鍋」。老教授總說大家一起來吃飯聊天最重要,至於吃什麼?糊塗糊塗就好。

老教授其實一點也不糊塗,畢業前的最後一堂課,同學們吵著要他給大家畢業贈言。老教授收起了平日的笑容,很慎重地告訴我們:「珍惜青春、保重身體,還有,在理想與現實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老教授的老靈魂還是怡然坐在最後一排,輪到我發言評論了。我提醒發表論文的年輕學者,「問卷的題目要更精確,否則無法瞭解真實的民意是什麼……」「觀察民意要看長期的趨勢,而不是利用一次的調查就下結論……」「推論的時候要更謹慎,縱使有證據支持,也只是看到現實世界的某一面而已……」

開放現場聽眾提問的時間,台下學生才大夢初醒似地提出不少問題:「台灣的民主要崩潰了嗎?」「台灣會被中國併吞嗎?」「你支持學運嗎?」這些孩子們其實對講證據、說道理的學術論辯沒有太大興趣,他們要大人們給一個簡單清楚、黑白分明的答案,而且馬上就要。我抬起頭望向老靈魂,他扶了扶眼鏡,對我眨了眨眼,還扮了個大鬼臉。

一週之後,我撘捷運到城市的另一端去看舞台劇,票是好幾個月前就買好了,卻沒想到遇上學運號召凱道抗議的大日子。開往台北車站的車廂內擠滿了穿著黑衫的年輕面孔。「孩子們找到自己所提出問題的答案了嗎?」我心中思索著。

舞台的燈光慢慢亮起,這齣戲探討母女、姐妹、夫妻之間的家庭問題,當代人在現實世界所面臨的許多困頓都一一被呈現出來。老年人對錢財的執著與對死亡的恐懼,中年人苦於打拼事業又陷於婚姻危機,青少年急於被認同卻又徬徨無助……每個人都想在現實生活中找出路,但顯然都很辛苦,偶爾的喘息是把自己推向過去青春歲月的美好記憶,或者就乾脆沉溺於藥物或毒品所營造出的虛幻秘境。

戲散了,我回家一打開電視,正看到學運領袖慷慨激昂的演講,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聽說有數十萬,媒體都誇這是一次成功的動員。我關上電視,學生們的聲音、影像不斷與舞台劇的人物交織出現在我的腦海,學運的場景、舞台劇的情節,究竟那一個比較貼近真實的人生呢?

真希望世界就定格在學運領袖的高亢手勢,然後所有人看到「劇終」兩字就可以輕輕鬆鬆當做改變了這個糟透了的世界,而且以後什麼壞事情也不會發生。只是,戲會散,但現實的人生還是要繼續,學運之後,青年會走到中年,然後是老年。「在理想與現實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離開學校已是很多很多年前的事了,但老教授的臨別贈言卻猶在耳際,想想自己也在理想與現實間拉扯那麼多年了,而我的兩鬢早已飛霜。

又是清明時節,也許我該去老教授的墳前整整墓草,順道與他浮一大白,就拿彼此的塵埃往事來當下酒菜吧!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