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散文組 佳作

由命

文/藍涵鈺

「人們沉浮在跟自己相似的人群裡,而人生也不過是一場征服他人耳朵的戰爭。」──米蘭‧昆德拉

有時候我懷疑,一切只是命中註定。

橢長形房間儘管狹仄,仍無時無刻充滿各式各樣的聲音。最常見的場景是,午後陽光從院子裏篩進來,麻雀吱吱喳喳,我蹲坐在自己的小宇宙,讓 Beethoven的「月光奏鳴曲」輕輕滑過耳膜,但這時我通常會立即打開另一台新式的索尼收音機,把時下最迷炫的搖滾樂一股腦兒塞進去,重金屬轟炸,一念之間,地獄天堂。左耳右耳前開後關,彷彿被賦予不同職命的微臣,唯唯諾諾地稟受著聖上的懿旨。

每當我不在,家裏安安靜靜彷彿一幢空曠無人的廢棄空屋。面對這樣的人生,時而覺得乏味,卻也莫可奈何地隱忍。生命有諸多瞬刻並非你自個兒可選擇。生命它有趣便有趣在它的曲折離奇,這從我極幼年之時便已知曉。

娘跟妹一樣排斥聲音。不同的是,娘後天重聽,妹則對聲音存有某種幾近病態的潔癖。他們從不干涉我在屋裏把兩款截然相異的聲音雜然混淆。我的刻意舉止他們心知肚明,除非必要絕不開口,他們下意識沉默。對話,這個字眼在我們家 (海市蜃樓般的夢幻場域)就像是沙漠中的綠洲,直覺其形卻永遠碰觸不及。若真要說我們三人何來家人間的默契,那大概就是「眼神溝通」了。只稍用眼神,便能窺知對方的心理想法。那湧動在這靜默場域間的唯一證據,便是如同伏流般隱約的張力。那股張力是蛛網,緊緊地牽繫我們一家三口賴以維生的依憑。

人人都說我有兩隻大耳朵。真的大嗎?我倒不覺得,有時候我懷疑,那是眾口鑠金的結果。一天比一天大的耳朵,像史前神話裏難得可貴的珍奇靈芝?正因如此,我習慣全身光裸在鏡中端詳自己的器官是否勻稱。耳朵。眼睛。雙手。雙腳。鏡之凝視中,我滿足於自我肉身之奧秘,一面反芻自己的聽力。睜大了耳蝸,渴望在這間房子攫取任何片段細微的聲息。不過終究是徒勞。只要我在某個瞬間不自覺加入他們那一國,世界就會徹底被沉默淪陷,如一場節節敗退的棋局。

有時候我在想,那些被碾成爛泥的記憶,是否仍有妥協的餘地。我的意思是,如果那夜的事情未曾發生,那麼娘的重聽、妹的自閉,以及我的種種詭異自辯的行徑,是否就不會發生了呢?會不會我自以為仍在孤軍戍守著記憶的田畝,但其實我早已跟著父親、娘和妹一樣,徹底背棄了這個曾經夢幻甜蜜過的破碎家園,並將自己的精神主體逸失到另一個未知的國度去了?尼采說,永劫回歸的概念是最沉重的負擔。我不敢確定世上是否存在著真實的永劫回歸,畢竟指尖可以重複彈奏出無數次 Beethoven的「月光」,耳朵也可以不斷接收各種稀奇古怪的聲音,但生命吶僅此一回,更無法瀟洒地說一聲:「銘謝惠顧,歡迎下次再來。」有些時候,我還是會忍不住懷疑,徘徊在人生窄巷裏的記憶片段,那一連串光怪陸離的蒙太奇,是否真如命中註定般回天乏術?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